◇◇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也谈“芙蓉姐姐”现象

周晋

一.“芙蓉姐姐”横空出世

2004年下半年,突然冒出来的“走音歌王”孔庆祥着实在美国红了一阵。尔后孔又
远征香港和中国大陆,不仅在各地频频登台,还拍起了喜剧电影,令众多的娱乐专
家大跌眼镜。许多人对这个长得和做“赛智”广告的男主角差不多的“活宝”一夜
之间走红忿忿不平,觉得这个社会真是“变态”。后来,台湾也冒出了个“八卦女
王”许纯美,闹得整个台湾岛沸沸扬扬(以前还有个许晓丹)。如今,当孔庆祥、
许纯美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时,中国大陆的“芙蓉姐姐”于2005年年中横空出
世,并迅速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令孔庆祥、许纯美等自叹“小巫见大巫”,
自觉难以“媲美”和望其项背。在芸芸众生的各色眼球中,“献丑”、“卖丑”正
在成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世界新潮流。

“芙蓉姐姐”的真名叫史恒侠(注),今年28岁,陕西省武功县史家村人,1996年
考入位于陕西汉中的陕西工学院机电工程系。毕业后,史恒侠以考入“清华”、
“北大”的研究生为人生目标,但一直没有成功,遂成为长年游荡在北京“清华”、
“北大”校园之周边地带的“边缘人”。

“芙蓉姐姐”一词源于史恒侠写过的一首赞美芙蓉花的诗,她也自诩为“清水出芙
蓉”。史恒侠的出名起因于她以“火冰可儿”为网名,坚持不懈地在清华和北大的
BBS上狂贴自己的生活照,同时以令人生畏的激情在网上发表了大量与其玉照交相辉
映的激扬文字。她称自己:“我那妖媚性感的外形和冰清玉洁的气质(以前的同学
评价我的原话),让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被众人的目光无情地揪出来。我总是很焦
点。我那张耐看的脸,配上那副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真正是“语不惊人
死不休”。“芙蓉姐姐”虽然姿色平平,其玉照也不施粉黛,不布光影,不挑背景,
不择手段,重在以“清水出芙蓉”的自然感来展示其容貌和身材。久而久之,与众
不同、特立独行的史恒侠渐渐为清华和北大的学生群所熟悉,并昵称其为“芙蓉姐
姐”。

在这网络偶像和“呕像”双雄并立的新时代,“芙蓉姐姐”固然吓跑了很多人,也
渐渐吸引了很多看热闹和乐于效法的人。有心人、无心人和平面、电子媒体更是半
真半假、有意无意地将她炒得热火朝天,曾有一天同时有5000多人同时在线专等
“芙蓉姐姐”贴上她的最新照片(不知这可否申请“吉斯尼世界记录大全”)。芙
蓉姐姐终于大大出名了,于是乎原本一段高校BBS上的“笑话”,迅速狂飙为举国谈
之的“芙蓉□
'7b象”,演绎成大陆“网坛”的“经典”神话。在现实中屡屡受挫的“芙蓉姐姐”,
终于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迅速地构建起自己的成功法则。

如今,网上有专门设立的“芙蓉姐姐音乐、芙蓉姐姐照片、芙蓉姐姐视频”网站,
将“芙蓉姐姐”自娘胎里出来后的所有大事全部记录在案,不仅有其出生日期、身
高体重、身形三围、血型星座、气质爱好,更包括其何年何月何日出过车祸、因辞
职与男同事发生肢体冲突而受伤诸等事项,巨细无遗、无所遁形地呈现给好事的芸
芸网民,连国家主席、政府总理都难享有此等“殊荣”。网上还有免费下载的动画
《芙蓉姐姐》,更有新谱的歌《芙蓉姐姐进军歌坛》等等,俨然好莱坞的大腕明星,
令人叹为观止。

二.褒贬交织  正反两面

法国著名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全世界至今记得的名言:存在就是合理。“芙蓉姐
姐”能够迅速走红,证明了她的存在已被部分人接受,所以是合理的(当然你也可
以说这是“合歪理”)。对“芙蓉现象”这类“新生事务”,永远都会有褒贬交织
、正反两面的不同意见。我从各种平面的、电子的媒体中搜集和归纳整理出了一些
最具有代表性的正反面意见,再加上我的观点“立此存照”。或许不要很久,最多
五年吧,“芙蓉现象”就会成为社会学家和“博士后”们争相研究的对象。

1. 反面意见

·“如今是流行恶俗的时代,是一个反叛的时代。”

·“是这个卖弄风姿的女人愚弄了大众,还是大众在愚弄她呢?”

·“作为个体的“芙蓉姐姐”们是没有未来的,因为她们本身就是互联网这个虚拟
世界的畸形产物,她们可以短时在互联网上呼风唤雨,但她们不会被见容于现实社
会。”

·“在大多数人看来,芙蓉姐姐是一个有自我认知障碍的人,当媒体把芙蓉姐姐当
猴耍的时候,她逐步堕入了媒体所设的一个局。她除了自信(或自恋--周晋注)外
一无所有。”

·“突然意识到芙蓉就是中国,中国就是世界中的芙蓉姐姐。”(未免“叫‘芙蓉’
太沉重”了点,“芙蓉”可担当不起啊--周晋注)

·“好好对待芙蓉姐姐吧,因为她的命运就是我们命运的寓言。如果我们能帮助芙
蓉姐姐渐渐接触大地,也许我们能找到我们整体救赎的可能。”(同样是“叫‘芙
蓉’太沉重”了点--周晋注)

2. 正面意见

·“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献丑的权利,九成也没有说真话的权利。”

·“敢Show自己,还能Show得与众不同,那也是要真功夫的事情。”

·“喜欢她拿自己“开涮”的气度,敢于铤而走险,不惜舍身饲虎的精神,让众网
友嘻笑谩骂,专门跟“美”过不去。几个国内的兄弟跟我说,看了“芙蓉姐姐”的
照片晚上作恶梦,看多了还有审丑疲劳。”

·“大家都在抱怨中国好久都没有见到这么一个出色好玩的女性喜剧明星了,现在
有了‘芙蓉姐姐’奋不顾身地跳上台表演,大家应该高兴啊?看见她窜红,有些丑
男丑女、庸男庸女就嫉妒,‘早知道我也上照片’,有些粗俗的就破口大骂,把芙
蓉当作泄愤(粪)的管道,而老夫子们照例要摇头叹气,感叹人心不古。其实你叹
什么气啊?天下之大,地球上有六十亿人口,不同趣味的人表现表现有什么可怕的
啊?你不喜欢,你闭上眼不看不就完了?如果大家看了以后忍不住要笑,为了利己
又为什么不能宽容地笑笑呢?别一天到晚地一副‘苦大仇深’的尊容,老象跟谁过
不去似的。”

·其实人的心态都是一样的,每一个凡人都向往名成利就,只是绝大多数人不敢象
“芙蓉姐姐”那样无所畏惧,敢于抛弃一切世俗的顾虑去“抛头露面”。这些凡人
怕被人抨击为“不自量力”、“赖蛤蟆想吃天鹅肉”,怕被唾沫淹死。所以“五十
步”不要笑“一百步”。记得有位著名的科学家说过:“世界是由傻瓜和疯子创造
的”。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多少都要有点“唐.吉诃德”式(也是“芙蓉姐姐”式)
的向风车挑战的无畏精神。当然,你也尽可以保留你对某人不择手段地追求成功的
不同看法,世界是多元化的。(周晋的观点。是否“具有代表性”?)

·为什么颠覆社会审美标准的人物层出不穷,并为不同国度的年轻人所接受和推崇?
这个问题并不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年轻人是整个社会中最有生气的社群,有
社会上其它年龄层的社群并不认同的价值和观念,这就是“代沟”。“代沟”或许
永远也填不平,正如二者之间的年龄永远也不可能相同一样。以“平常心”看待这
种“代沟”,是其它年龄层的社群看待年轻人的最正确的心态。随着年龄的增长,
年轻人会自己去填平这一“代沟”,不劳别人操心。如果换作我们是年轻人,或许
我们也会热烈追捧“芙蓉姐姐”。(周晋的观点)

三.“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据说现在大陆上有关芙蓉姐姐的消息已经统统被封杀。其实,如今海峡两岸的人都
被政治搞得神经兮兮的,很多原本是平平凡凡的事情一经大众口耳相传,传媒再随
之起哄热烈炒作,逐渐就冒出了“阴谋论”,“国外势力”、“破坏安定团结”说,
令当局者瞪大了警惕的眼睛四处张望、竖起了长长的耳朵八方打探,好像狼真的来
了。其实,给“芙蓉姐姐”十个脑袋也想不到去“勾结国外势力”;给国内媒体十
颗熊心豹子胆也不敢去“破坏安定团结”。

有位网友说得很透彻:“早在八十多年前,鲁迅就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
远是戏剧的看客。看热闹、看戏一向是属于中国人的一种奢靡、游闲的娱乐,甚至
称其是一种民族习俗也不为过。八十多年过去了,社会发展了,时代前进了,网络
出现了,但看客依然是看客,只是看客们也紧跟时代的步伐,成千上万地涌进了网
络。”

“在一个有看客有演员的地方,必然需要主角的存在,否则这日子便过得没有高潮,
没有精彩,没有活力;...于是一个又一个网络中的主角或主动挺身而出,或半
主动地被隆重推出。于是网络中的高潮一拨又一拨地风起云涌,于是网络中始终人
头攒动,人声鼎沸,人气冲天。从木子美到竹影青瞳到流氓燕到红衣主教到今天的
芙蓉姐姐,网络的女主角‘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而看客们本着
‘看戏不入戏,难于成大器’的原则,不光要看得口水直下三千尺,同时还必须唾
沫横行八万里。看客和主角便在这样热闹喧嚣中得到了看与被看的满足。试问,在
这成千上万的看客里,究竟有几个是真正喜欢芙蓉姐姐的?又有几个是真正痛恨芙
蓉姐姐的?充其量,芙蓉姐姐也只不过是网络娱乐的一个代名词而已。”正如一位
北大同学所说:“(‘芙蓉姐姐’)的照片和‘美’之间的反差越大,越有喜剧效
果,越能吸引人们的眼球,起哄叫好的人就越多”。一位清华的学生说:“大学把
好几万无聊的人关在一起,为了排解枯燥生活中巨大的压力,大伙需要有象‘芙蓉
姐姐’这样的人来调剂和放松”。

再说,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现实社会中,总有
丑小鸭想一夜之间变成天鹅,总有麻雀想一步登高成为凤凰。平面和电子媒体更不
时需要有热烈炒作的话题才能生存发展。“芙蓉姐姐”与媒体可谓一拍即合,是共
谋共生、互相利用的关系。所以,对“芙蓉姐姐”和“芙蓉现象”,实在没什么值
得大惊小怪的,她和它都会自生自灭,逐渐随“市场规律”淡出人们的记忆,“退
出历史舞台”。按照“江山代有才人出”的“历史规律”,肯定有“牡丹姐姐”、
“菊花妹妹”,“松树哥哥”、“柳树弟弟”们“继承‘芙蓉姐姐’的‘遗志’”,
奋不顾身地跳上台来卖力表演。可惜他们都不能“各领风骚数百年”,能当红两个
月就很不错了,因为如今是“一天等于二十年”。

所以,许多事情都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注:这名字就起得好,确实是名如其人,是“网史上持之以恒的大侠”,她爹妈真
是大预言家。还不是平常的“须眉”侠,而是“巾帼不让须眉”的侠,是搅得整个
大陆“网坛”“周天寒彻、九州震荡”的大侠。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